從去年7月21日起,西安一些商家用POS機收款后沒有收到回款,查詢后才發(fā)現,他們的錢被莫名其妙地“凍結”了,沒有任何理由,更沒說期限有多長。
截至目前,記者已找到了220張刷卡單,這些單據總共刷卡金額為240余萬元。
生孩子的錢被“凍結”了
高先生在西安開了一家汽車租賃公司,近日見到記者時,他還帶著自己即將臨盆的老婆。“我的錢是今年過年期間刷的,一共不到2萬,到現在都沒回來,那可是老婆生孩子要用的錢?。?rdquo;高先生一臉著急。他說自己從沒刷過這么大面額的,那天恰好有個人要交租車訂金,款項較大,所以才刷卡付款,誰知就這一次刷大額便“遇見鬼”了,一直聯系一直催,一直沒有下文也沒有收到錢。
從8月中旬開始,記者就陸續(xù)接到多名用戶反映,稱他們使用POS機刷卡收費后,有些資金沒能及時到賬,找推銷員及代理商都解決不了。在隨后20多天的調查中,記者陸續(xù)共收到了220張“POS簽購單”(俗稱刷卡單),持有者均稱這些單據刷卡收費后“錢再也沒回來”。經華商報記者統計,220張刷卡單共涉及金額為240余萬元。用戶包括內衣專賣店、手機經營部、煙酒副食門市、茶葉店、出租車服務站等。
較低費率吸引客戶
王先生經營著一家日用品店,根據POS機行業(yè)費率標準,他應按刷卡金額0.78%的費率付手續(xù)費,但是pos機推銷員卻按0.38%進行了登記,這樣的話,“我每月就能省1千多元手續(xù)費。”此外,這名推銷員還給了他每筆收費上限為26元的封頂費率,這在刷較大款額時比較節(jié)省。王先生還說,他當時辦理POS機時手續(xù)很簡單,草簽了一份協議,提供了身份證和銀行卡號就很順利地辦了下來。
實際上,記者調查發(fā)現,還有一些人辦理POS機時連協議都沒簽,有的都沒提供營業(yè)執(zhí)照等必要手續(xù),有關監(jiān)管方也沒有進行審核。
“相比而言,銀行POS機更安全更可靠,但為什么這么多人選擇第三方支付機構的POS機?主要原因就是低利率的誘惑。此外,銀行POS機也存在辦理手續(xù)繁瑣,很少提供上門服務等問題,所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POS機才在近年來得到迅猛普及。”一名知情人說。
據介紹,大多數使用這些POS機的用戶起初都反映很好,回款順利,簡便節(jié)約。但是,“蜜月期”總是很短暫,2014年7月21日、9月5日,有相當大的一部分POS機用戶“刷卡收錢后錢再也沒有回來”。2015年1月18日至22日,西安區(qū)域再次爆發(fā)“刷卡收費后錢再也沒有回來”的狀況,這次人數更多,涉及金額更大。
橫跨4省市層層轉包
用戶們開始找當初的推銷員。據了解,這些推銷員隸屬于陜西的多家代理商,發(fā)生“錢不能及時到賬”后,一些代理商關門走人了,但仍然有一些代理商在堅守。
“我們只是一個賣POS機的,也是受害者,在這件事中我們最不愿看到的是用戶利益受損,因此一直向上級代理商爭取,上級聯系上級的上級,一直找到了北京通融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易寶支付),其總部位于北京。”一位沒有跑路的代理商說。
經多方調查,記者梳理出該批POS機的來龍去脈。陜西使用這批POS機的用戶有數百家,發(fā)展這些用戶的代理商有近10家。這些代理商的上家是河南樂事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公司),河南公司的上家是蘇州銀商通數據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公司),蘇州公司的上家是易寶支付。
據介紹,易寶支付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意味著可以合法開展POS機相關業(yè)務。易寶支付將業(yè)務轉包給蘇州公司,蘇州公司轉包給河南公司,河南公司在全國發(fā)展了大量代理商,其中就包括陜西的近10家,由代理商到市場上聯系用戶,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銷售網絡。正是經過業(yè)務的層層轉包,才給眾多用戶的款項埋下了安全隱患。知情者說,這個網絡是相對比較松散的,將他們串聯在一起的就是費率分成。為盡可能多地發(fā)展客戶,他們千方百計簡化程序和手續(xù),甚至不惜隨意變更經營內容,讓一些使用虛假資料的用戶輕而易舉地就能使用上POS機。
到底是誰“凍結”了錢
在整個調查過程中,能準確說出來“錢被誰凍結了”的人卻不多。
記者的調查首先從陜西多家代理商的上家河南公司開始。據該公司一名姓賈的負責人介紹,事情最早發(fā)生在去年,今年春節(jié)前后集中爆發(fā),事發(fā)后他們就問過蘇州公司,一開始蘇州公司解釋說是出現了機器故障,錢打不出來,“我們一邊和蘇州公司聯系,一邊墊付了200多萬給客戶,但是涉及的資金數量實在太大了,我們墊付不起。之后,蘇州公司告訴我們,錢被易寶支付給‘凍結’了,至于什么原因,他們也不知道。為此,我先后到蘇州公司跑了不下十趟,到易寶支付去了幾趟,也到人民銀行反映過。”賈姓負責人說,僅該公司在陜西的用戶就有上百戶,被“凍結”的資金有200多萬。目前,河南公司能做的就是“繼續(xù)要錢,盡量不讓用戶受到損失”。
而蘇州公司的胡姓負責人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們是2013年與易寶支付合作的,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易寶支付就出現了扣用戶錢的事情。“我也不知道易寶支付為什么要扣用戶的錢,他們沒有任何依據。我們曾找到他們公司,但他們的領導不見我們,現在還在溝通中。我們也墊付了一部分錢,剩下的我們已拿不出墊付資金了。”胡姓負責人說。
易寶支付的徐姓負責人告訴華商報記者,凍結這事是有的。易寶支付之前和蘇州公司有過一些費用上的糾紛,后來已經處理了,徐姓負責人說,讓該公司市場部的人隨后聯系記者,并索要了記者電話后掛斷了電話。記者等候一周,也沒見該公司就此事進行說明。9月7日,記者再次致電徐姓負責人,他沒有接電話。
到底誰在監(jiān)管POS機
面對亂象百出的POS機市場,監(jiān)管顯得尤為重要。那么,是誰在管理這一塊?記者進行了調查,多個部門都認為這不是自己管轄范圍內的事。
西安市金融辦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他們只是協調單位,具體應找中國銀行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陜西監(jiān)管局。但是,該局相關人士讓記者找到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該行又讓記者找陜西銀聯。
陜西銀聯相關人士說,截至目前,他們還沒有接到任何用戶投訴,她估計這與POS機的使用特征有關,因為屬于第三方支付機構,因此建議由用戶找上家,再找上家的上家,一直往上。她還向記者提供了一份《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銀行卡收單業(yè)務外包管理的通知》,建議繼續(xù)找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銀行卡收單業(yè)務外包管理的通知》中明確規(guī)定,“收單機構應通過協議禁止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包服務機構轉讓或轉包業(yè)務”、“因外包服務機構原因導致特約商戶、持卡人或發(fā)卡銀行資金損失的,收單機構應全額承擔先行賠償責任”、“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建立收單業(yè)務外包日常監(jiān)督檢查工作機制”、“收單機構違反有關規(guī)定的,應從嚴處罰”等規(guī)定。銀行卡收單,就是最終持卡人在銀行簽約商戶那里刷卡消費,銀行結算。通過這個通知可以看出,人民銀行有監(jiān)管責任。
之后,記者持該文件再次來到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了解情況,當日下午,易寶支付西安分公司的負責人周世亞聯系到記者,約定采訪。
是不是易寶支付“凍結”的?
“如果真是我們扣了錢,我們解決”
昨日,易寶支付西安分公司的負責人周世亞來到報社,她解釋易寶支付已經于2014年上半年與蘇州公司終止了合作。“終止合作就是易寶支付將關閉蘇州銀商通的通道,蘇州公司發(fā)展的POS機將不可能利用易寶支付來完成交易。”她說。
記者問,既然終止了合同,為何還有那么多錢到了易寶支付賬戶上,周世亞回答說不清楚,需要進一步調查。
記者注意到,所有的220張刷卡單的“商戶編號”前三位均為“825”,于是請周世亞解釋其中的意思,她說“不清楚”。記者隨意挑選了一份刷卡單,經撥打銀聯客服熱線咨詢得知,這筆錢在北京通融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易寶支付)賬戶上,商戶編號“825”。
但周世亞解釋說,這種刷卡單可以作假,經過人工更改后有可能會改變模樣。她還對華商報記者手中的刷卡單款式提出異議,“易寶支付的刷卡單上沒有銀聯標志,這些刷卡單上怎么有?”
至于錢到底是不是易寶支付凍結的,周世亞不置可否,她說:“我們不會直接扣用戶的錢,只會扣代理商的錢,如果蘇州公司違規(guī)經營,且他們的抵押金不能抵扣易寶支付損失的話,我們有權凍結他發(fā)展的商戶的資金。”
隨后,周世亞對華商報記者掌握的部分刷卡單進行了拍照,表示要傳回北京總部調查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用戶能夠提供真實、合法的刷卡單,經調查清楚是合法用戶,沒有風險,且經過易寶支付通道的,我們會解決的。”周世亞強調。
據易寶支付官網介紹:易寶作為互聯網金融專家,2005年便首創(chuàng)了行業(yè)支付模式,陸續(xù)推出了網上在線支付、非銀行卡支付、信用卡無卡支付、POS支付、基金易購通、一鍵支付等創(chuàng)新產品。2011年5月,易寶獲得首批央行頒發(fā)的支付牌照。成立12年來,易寶服務的商家超過100萬。
記者昨日獲悉,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已就此事展開初步調查。